“可是,我答应了阿姑过了今日,明日就把十五娘送过去。你若是先就跑去,她定要说是我撺掇你,以后恐怕是对我更有成见了。”
“你是答应了,可我没答应,若是我这当阿爹的话都没有一句,就把十五娘抱去我阿母跟前,你说,等十五娘长大了,她会不会看不起我这个爹。就算我阿母说得那些理由在理,也是为了我们,为了十五娘好……但我得让她还有所有谢家的人知道,我们是不愿意送十五娘过去的。”
谢庄说完,就叫刘氏让人赶紧摆饭。
这一顿饭两人吃得都有些沉默,谢庄匆匆吃完饭,站起来让刘氏别管他,继续吃饭,他去嘉玉堂一趟。刘氏答应,还是不忘叮嘱他,要好生跟婆婆说话。
谢庄道:“我自有分寸。”
——
嘉玉堂。
姜氏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老三谢庄,放下手中的碗筷,问:“五郎,你吃罢饭了么?”
谢庄躬身道:“阿母,我吃罢了,本不该来打扰阿母吃晚膳的……”
姜氏打断他:“你是为了十五娘的事来的吧?你可知你越是如此,我就越不同意让你和阿刘继续养着十五娘。”
“阿母,十五娘不是什么不祥之人,也不是什么蛮横跋扈的女郎。她还小,等到大点儿了,懂事了,儿再好生教导她,她定然不比她的阿姊们差。”见自己的娘已经开门见山点出了自己的来意,谢庄也不藏着掖着,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了出来。
“你是信不过为娘?你和阿刘一样觉着我会对十五娘不好?”姜氏语气里含气。
见母亲动怒了,谢庄赧然,特别是他娘说到关于母子之间信任的问题,要是不把十五娘给她教养,就是不信任她这个当娘的,那她这个当娘的岂不是失败透顶吗?再说了,父亲故去才不过一年有余,自己又怎么能让娘亲动怒呢?
“阿母,儿绝不是信不过您,而是不想十五娘给您添麻烦,想让您享清福。况且,要是阿母就这么让儿和娘子把十五娘抱到您这里来,府中众人该如何看我们,这事情传出去,外头的人又会怎么看我?圣人有言,齐家治国平天下,我堂堂一个男儿要是连小家也治不好,又岂能治国平天下?”谢庄一着急,竟然说出来了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。以前,他可是只谈老庄兼论易学的。
姜氏也微感吃惊,不过,谢庄说这话,她倒是挺喜欢听的。谢家二房因为她丈夫谢博的死,朝堂上一下子就没了人。当世一流的士族和门阀若是没有子弟在朝为官,并且是当上比较重要位置的官,那可是存在被权力中心边缘化的危险。谢家二房,甚至整个谢家,都需要有谢家子弟在谢博死后尽量多的出仕,维持住谢家一流士族的地位。
说起来,谢家目前还就是谢庄的名望最高,他要是能出仕的话,对于谢氏宗族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助力。先前在丈夫走后,姜氏也曾要求过自己的这第三个儿子在替丈夫守孝期满后,就出仕的。可是她这个三儿子却是拒绝了她的这个要求,说他一生都不想踏入官场,只想悠游林下到老。况且谢家也有好几个兄弟在做官,不用把他也捎带进去。
今天既然因为十五娘,老三说出了这个话,姜氏当然要接着他的话说事儿:“好,既然你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的。那我也就顾全你这面子,让你们两夫妻继续养育十五娘。不过,在你为你阿爹守孝期满后,就要去出仕,去治国平天下,否则,今日之事就是你哄骗为娘,只是为了那一点儿可怜的爱女之心。你想一想,你这么做,到底是在为十五娘好,还是害她?为娘只不过是不想你们太过于宠溺十五娘,怕她将来因为不知道收敛跋扈好强的脾气再闯下祸事。况且,你和阿刘要管教那么多孩儿,也容易疏忽她。可要是把她放到我这里来,我就能一心一意看管她。我这一份儿爱子之心,爱孙之心,你可知否?”
姜氏的这一席话说得谢庄无话可对,而且内心羞惭不已。平心静气地想一想,她娘刚才说的每一句话都在理。自己为人父,晓得疼爱女儿,可作为自己的娘,她不同样是这样的心吗?在爱子之心上,她一定不会比自己差。连带着,十五娘是她的亲孙女,她又岂会不疼。
最终,他歉然道:“阿母,儿错了,儿这便回去,让娘子叫人帮着十五娘收拾东西,明日我和娘子亲自送十五娘过来。还有,儿愿听阿母的话,待到为阿爹守孝的孝期一满,儿便出仕。”
就知道儿子最终会把十五娘送到自己跟前来,但是没有想到他最终竟然答应了要在孝期满后出仕,姜氏心情一下子愉快起来。
深觉欣慰,她唇角带笑道:“五郎,知错能改善莫大焉。我就晓得,我的孩儿是孝顺,明理,且知轻重的。”
谢庄接下来,在一旁伺候着姜氏吃完晚膳,又陪着她喝了一会儿茶,这才回自己那边的院子去。
此时,刘氏还在屋子里坐立难安地等待着丈夫谢庄回来,她还是希望他能说服婆婆,让小女儿继续在两夫妻跟前,由他们养育长大。
第18章 母女别离情
谢庄回来了,面对刘氏,他也有些赧然。他自己都没想到,本来他是跑去劝说他娘放弃那种亲自养育十五娘的想法的,结果却不但答应了要把十五娘送到嘉玉堂去由娘亲养育,反而还更进一步,答应了他娘在替亡父守孝期满后就出仕。
按说,这两点儿都违反了他的初衷,可是在体会到他娘的那拳拳爱子之心后,要孝顺母亲的心理占了上风,让他放弃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卿卿,我……唉……”他叹口气,转开眼去,径直去一边的榻上坐下。
“郎君……你这是答应了?”刘氏看丈夫的样子,以及他欲言又止的样子,什么都明白了。她有些失望,也有些心酸。不过,好像这些又都在她的意料中一样。
谢庄默然,他其实一开始有立即去找他娘理论的冲动,而且还想不答应她娘的提议,不把自己的孩子抱去给他娘养。可是,他已经不是那个十来岁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少年郎了,这些年他悠游林下,养气养望,涵养增长的后果就是遇事会三思而后行。
“答应了也好,其实我也是想过了,若是我们不遵阿姑的意思,就会有忤逆之嫌。这不孝的名声传出去,对你可是不利。再有,十五娘在阿姑跟前养着,管教得严厉些,必定不会再闯祸。那样,对十五娘,对谢家其他的小郎君和小娘子都好。嘉玉堂离我们也不远,咱们想看十五娘,随时能过去。”刘氏极力不让自己落泪,无可奈何说出些似乎是安慰丈夫,又像是安慰自己的话。
这个时代,朝廷提倡的是以孝治国,世人把孝道当做是品评名士的一个标准。而且,这个时代的人也是以宗族的利益为主,个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,其行事的标准都是要为家族增添荣耀,为家族争取利益。故而刘氏和谢庄再不愿意亲生女儿被抱到姜氏跟前养,可是从小受的教育,以及由此养成的惯性思维,还是会让他们两个做出符合当世价值观的选择。
“哎,卿卿,难为你能这样想,不怪我阿母如此固执。此事说起来都怪我,要不是我当初让你多给十五娘屋子里指派几个奴婢,就不会让我娘抓住这个由头发作,最后落到要把十五娘送去嘉玉堂给我娘教养……”谢庄一伸手,把刘氏拉到自己身边儿坐下,望着她声音低沉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