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越下越大,雨裹着山风,慢慢地断桥的四周开始起雾了,薄雾如同面纱,将断桥团团包裹住,若隐若现,如同白色的仙界。正所谓,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,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秦风站在断桥边前,双手背在身后,默然的看着这个世界,微风夹杂着雨丝,扬起秦风的黑发,显得秦风的身影有些单薄,但是却没有一滴雨水落在秦风身上。
“少爷”
李玉清不知从何处找来两柄雨伞
他知道以秦风的修为早已经寒暑不侵,但还是下意识的还是将雨伞递了过去。
秦风没有说话也没有去接李玉清手中的伞,李玉清将头低下不在言语,这一刻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
或是在感叹千古悠悠一载
或是在思念前世的萧若烟
或是在感悟这片刻的自然大道
“少爷,有些情况,我觉得应该向你汇报一下”
“说”秦风终于开口但是,但是声音有些淡然
“这一世灵气已经枯竭了,那炼制归魂丹的材料,都是稀世灵药........”李玉清没有再说下去
“我自有安排”
“还有那当年参与那些事的人,那些人还活在世上,他们一直在这个世界发展自己的力量,你出世的消息恐怕他们应该也都知道了。”
“无妨,我在八百里神山别的太久,这一世肯定会很有趣,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肯定很舒服吧”颇有玩味意思的一句话从秦风口中说出却是另一种味道。
秦风话音刚落。
“啪叽,啪叽......”
有脚步声踩着坑坑洼洼的水坑的声音从不远方传来。
不知何时林青云带着秘书拿着一个密码箱子,向秦风和李玉清这边走来
当林云清看到李玉清的身影,加快了脚步跑到他的身旁打起招呼。
“老神仙,终于见到你了,这是你让我准备的东西”
李玉清见状赶紧上前,接过箱子,恭恭敬敬的双手递到秦风的面前。
“少爷,这是你需要的东西你过目。”
李玉清想到了,秦风出世之日肯定需要这些东西,现在他手里拿着的正是给秦风捏造的身份。那一世他虽是罪徒,但也想弥补自己犯下的错,所以这些东西都是他利用自己的身份,一直都在准备着。
而林青云则是一脸愕然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少年,在自己心中高高在上的老神仙,竟然称呼这位少年为先生,并且态度还属于那种毕恭毕敬的。
老神仙在他眼中已经算是一个当代奇人,简直能与诸葛亮,张亮,这些历史名家比肩,没想到,有通天大能的老神仙,只不过面前这位少年家里的管家或者佣人,这也太恐怖了,林青云想都不敢想面前的这位少年家里的背景有多强大。
面对这个场面,林青云是大气也不敢喘一个,生怕自己做出不合时宜的事情,或者说错了话,得罪了面前的两人。
秦风先是去打开林青云送来的箱子,箱子里的东西并不是很繁琐。
一张身份证。
一张银行卡。
几张介绍信可以证明秦风的身份。
还有一张纸上面是介绍这个身份的详细信息。
秦风拿起那张介绍身份信息的纸张。
秦风
性别:男
年龄:20
华夏国籍,父母双亡,出生在华夏国一个偏远的小山区,成绩优异,来到杭市只是为了求学,现在正好因为各种原因要转校到杭市第一中学完成学业.........
这个身份放在那里也是一个不起眼的存在,一个来自山区求学的孩子,普通的不能再普通。
这份资料无论是年龄、身高都是按照清风本人编辑的,就连身份证上的相片也是李玉清找人根据自己的记忆,用现代技术合成的。在秦风还没有出世的时候,李玉清就开始准备这些材料。
秦风很满意这个身份,因为以他的相貌更像现代的学生,学生的身份运能给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
这是一份完美无缺的身份,可见李玉清是真的用心在补偿自己当年犯下的罪过。
秦风看完,纸张就在他的手中燃烧起来,随手一挥那张纸就像扑火的飞蛾,在雨中飘落连灰烬都没有产生。
而箱子里的东西,也悄然无踪。
秦风的这些动作,在李玉清眼里再寻常不过,可却给林青云带来很大的震撼,老神仙的少爷,这也太惊人了,刚才他并没有看到秦风拿打火机或者其他引火装备的动作,只是轻轻一挥,纸张就燃烧起来了。
“老神仙,这位是?”林青云放低身子,身体向前谈,十分尊敬的问道。
“这位是我家少爷”
“神仙少爷,您好”林青云十分尴尬,老神仙的少爷,他实在想不起来如何称呼,一阵头脑风暴,这才想出这个称呼。
秦风听到林青云的称呼,也觉得有些扭。
“不必如此称呼我,叫我秦少爷就行了”秦风微笑道
“秦少爷,不知道你们可否用膳,我已经在酒店为你们准备了些薄酒,为你们洗尘。也让林某尽一些地主之谊”
林青云说完,李玉峰则是望向秦昊在征求他的意见。
“车子已经备好了,请两位移步”
“也好,许久没有品尝到江南的美酒了”秦昊被封在八百里神山不知多少岁月,一出世便直接来找了李玉清,想想也该看看这一世变成了什么样子。
想当年秦风游遍这篇华夏大地,美食美酒,好不快活,可那么多的岁月过去早已沧海桑田,就连当初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也早已不在了。
“我要好好,看看这个世界”秦风感叹道。
下过雨的杭市,空气格外的清新。
路上的水渍还没干,积水深的地方,汽车碾过溅起很高的水花,路边的行人纷纷躲避。
秦昊坐在宝马车的后座,他对汽车这种新鲜玩意并不感兴趣,因为他见过太多,可以在九天之上飞翔几天的木鸟,有无燃料就可以日行千里的木牛流马,见的多了,也就习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