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阿母的信吗?”秦珍道,
“对。”秦璟递过竹管,口中道,“阿母病已痊愈,正在长安等着咱们。”
“果真?”
秦珍和秦珏互看一眼,小心接过竹管,发现共有两封短信。一封来自秦玚,一封则是刘夫人亲笔。看过书信,两人面带激动,心中的喜意完全抑制不住。
“太好了!”
“阿兄,好像还有一封信?”
秦璟挑起长眉,黑眸深不见底。开口的秦玦下意识缩了缩脖子,迫于压力,不敢继续再问。
见兄弟打消好奇心,秦璟满意的点点头,开口道:“将阿母的书信收好,二兄的上呈父王。该怎么说,可都知道?”
“阿兄放心!”秦珍眨眨眼,将刘夫人的亲笔收好,深深藏在袖中。秦玚的书信重新塞入竹管,想是要一并上呈秦策。
看到此举,秦璟勾了下嘴角。
张廉和夏侯岩站在一旁,都是视而未见。对于三兄弟一起“欺瞒”秦王之事,压根不觉如何。
迁都的队伍继续前行,中途不歇,终于在日落前抵达并州边境。队伍扎营之后,一场大雪如期而至,沿途的车辙蹄印尽被掩埋,不留半点痕迹。
与此同时,桓容已经离开建康,按照预定计划巡狩边境。
郗愔留在建康,暂理朝中诸事。遇大事不决,可快马飞报。南康公主坐镇台城,又有贾秉和钟琳在三省,桓容可以放心离开,不担心身后会出乱子。
谢安和王彪之随驾,队伍中跟着二十余辆大车,都是随行的高门郎君。
队伍离开建康时,百姓夹道相送。
寒冬时节,没有鲜花柳枝,飞落的绢花和钗环照样交织成雨,险些将大辂淹没。
不顾空中飘落的冷雨,女郎们手挽着手,在路边唱起古老的调子。曲调悠长,既有对君王的颂扬,又有对郎君的思慕。
桓容坐在车中,好歹有典魁许超护驾,加上帝王之尊,没有再成人形花架。
随驾的各家郎君就没这么幸运,凡马车经过,必是遍插银钗绢花。待走出城门,马车皆成花车。
香风萦绕不去,连身披铠甲的府军都风流一回,碰巧做了一回花架。拿下嵌入铠甲缝隙的银簪子,后怕之余,对士族郎君的种种“待遇”再没半点羡慕。
王彪之同谢安坐在车里,一边饮茶汤,一边感慨当年岁月。
“遥想安石当年,盛况不亚于今日。”
谢安笑着摇头,朝服加身,照样带着几分仙风道骨之气。
“叔虎过誉,安已是知天命之年,何言少时。”
“非也。”王彪之难得起了玩笑的心情,放下漆盏,笑道,“出城之时,如安石不是一味躲在车里,而是露上一面,怕车顶都将被金银压榻。如官家所言,军饷有望啊。”
谢安无语半晌,见王彪之满脸“认真”,不由得当场失笑。
小声传出车厢,引得赶车健仆一阵好奇。
两人话中提到桓容,难免会思及巡狩安排。
想到此行首往幽州,无论谢安还是王彪之,心中都生出几分期待。很想亲眼看一看,往昔贫瘠的边地,如今口口相传的商贸之都,究竟是个什么样子。
天子大辂中,桓容打开木箱,取出数卷竹简。
竹简展开,上面记录的不是军国要事,而是随行郎君的基本资料。包括性格、才学以及平日里露出的志向,全部记录在册。
一边看,桓容一边提笔,重点圈出几个名字。
按照计划,这几个都是重点观察对象。如果一切顺利,不用等巡狩结束,直接能选官出仕,或是在边州留任,或是启程前往凉州等地。
“西海郡由秦氏掌控,沙州拿下之后,高昌必须尽速设立治所。”
高昌地处后世的吐鲁番盆地,西汉宣帝时,朝廷派士卒屯田于此,筑起军事壁垒,设戊己校尉。东汉曹魏时,高昌进一步发展,人口和规模可比大县,隶属敦煌郡。
两晋时期,北地战乱频繁,高昌之地几度易主,最后落入氐人手中。
氐秦灭国,秦氏兵力不足,驻守此地的依旧是苻坚旧部。闻长安被破,氐主身死,氐将当即自立为王,开始大肆征兵敛财,对百姓和往来商旅苛以重税,引起西域诸胡不满。
桓容派兵西进,接连拿下姑臧等地时,高昌城里也打得热闹。
据商队带回的消息,氐人数量少,但武器精良,各个能征善战;西域胡人数众多,却是各自为政,压根没法统一调度。双方打了足足大半年,彼此互有胜负,但总的来说,谁也奈何不了谁。
如果这时出兵,胜利的天平定然会立刻倾斜。
经过仔细考量,桓容没有着急下令。
所谓上赶子不是买卖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若是表现得太过热切,未必能得到最好的效果。
反正秦璟已率兵离开,秦氏在西域的力量不如之前,想要拿下高昌,尽可以慢慢等。等到双方坚持不住,主动求上门来,才是能痛快开价的时候。
不厚道?
桓容耸耸肩膀。
厚道是什么?能吃吗?
地盘拿下,治所和官员必须跟上。想要彻底稳固西域,并向更远的中亚和西亚进发,凡是能用的手段都要用。
后世如何评价,是不是会将他斥为暴君,甚至是凶残成性,桓容全不在乎。
还是那句话,国家民族利益当前,谁管邻居是不是满心憋屈,排队跳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