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指名道姓,欧阳锦出列,“皇上,各地手握兵权的将领,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拒不奉诏,现在冯匡步步紧逼,皇上退出京城也是不可能了,臣倒是有个主意,皇上亲笔修书一封给西南信王,信王是皇室中人,不能见死不救,臣相信信王深明大义,不能至江山社稷于不顾。”
欧阳锦话音刚落,就有一人出班,“皇上不可,皇上莫要前门赶狼,后门进虎,欧阳大人这是引狼入室啊!”
皇帝一看说话的不是别人,正是耿直的两朝老臣元景。
皇帝萧泓被逼上绝路,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,萧泓一直对这个叔父戒备,信王封地派出不是探子,如果信王有风吹草动,萧泓不顾念叔侄之情,痛下杀手,信王似乎性情淡漠,不理朝中之事,不跟朝中群臣交好,呆在封地,安分消停。
萧泓几次产生过把这个叔父斩草除根,以绝后患,江山没坐稳,内乱不断,他暂时没动信王,这时候倒庆幸留下信王,好歹也是血缘至亲,当下修书一封,言辞恳切,叙叔侄之情,请求信王发兵救黎民于水火,解朝廷之危难。
萧泓这回没以天子的身份下旨,而是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。
朝廷信使把皇帝的亲笔信送到信王府,亲手交给萧重,萧重草草看了一遍,对身旁的太监长公公说:“我们离开皇宫多少年了?”
长公公道:“王爷,离开皇宫有二十年了。”
半晌,萧重望着京城方向,“是该回去看看了。”
偏殿已经摆上晚膳,萧重人影不见,长公公走来,“回禀王妃,王爷在前殿召集众将领议事。”
魏昭敏锐地感觉到局势要有变化,“长公公,王爷要离开封地?带兵进京?”
“王妃,王爷正商量这件事,皇上请王爷进京平叛。”
长公公心说,王妃心思通透,什么都瞒不过王妃。
接下来五六日,萧重没回后宅,魏昭知道萧重调兵遣将,准备率西南军队解京城之困,信王一有动作,就不再置身事外,卷入夺嫡之争,西南就已经不是一方净土。
萧重回后宅几次也是来去匆匆,跟魏昭没功夫细说。
魏昭每晚看书到三更天才歇息,不知为何她隐隐地担心,天下大乱,萧重偏于一隅,不问世事,突然发兵,魏昭感觉到萧重出手,现在正是最合适的时机。
王府谯楼已经鼓打三更,魏昭揉了揉眼睛,听见殿外脚步声,这段日子她已经熟悉萧重的脚步声,放下书。
萧重走进寝宫,朝亮着灯的西殿看了一眼,走了过去,两人名份是夫妻,分开住,一个住东寝殿,一个住西寝殿,早膳和晚膳一起吃,以免王府的人怀疑。
珠帘晃动,魏昭从里面走出来,萧重明知故问;“你还没睡?”
“我睡不着。”
两人进屋,萧重坐下,魏昭端起茶壶,倒了一杯温热的茶水,捧给萧重,“王爷什么时候走?”
“后日走,不能拖延太久,京城告急。”
灯下,萧重看见魏昭蹙眉,似乎很担心的样子,“我走后,王府就拜托你了。”
萧重突然握住魏昭的手,他的掌心宽大厚实温热,魏昭从他眼睛里看出某种与平常不一样的东西,萧重要上战场,世事难料,魏昭没有抽出手。
“刀剑无眼,王爷小心。”
婚后,萧重信守承诺,对她一直都很尊重,呵护,尽管没有男女之情,魏昭心里对他存着感激之情。
也许要分开,也许是这样寂静的夜晚,人容易生出脆弱,萧重眼底暗流涌动,抓住她的手没松开,反而握得更紧,“你放心,我会小心的,如果这样离开你,我很不甘心。”
魏昭不知怎么,心里一酸。
长公公看着西寝殿的灯熄灭了,把殿上的灯盏一一熄了,只留下殿上一盏宫灯,整个寝殿暗下来。
清晨朦胧的光线透过纱帐孔,斑驳落在魏昭脸上,魏昭用手遮了一下眼睛,随即披衣起来。
寝殿没有一点动静,她走出去,没看见玉花,听见殿上有说话声,好像是萧重跟人说话。
她走过去,听见萧节的声音,“父王,儿子同您一块进京。”
萧节不似平常懒散。
萧重的声音,“我走了,府里剩下女眷,你还是留下照应。”
“父王,母妃的本事在儿子之上,王府有母妃坐镇,难道父王还不放心吗?
萧节口中的母妃,当然指的是魏昭。
谈话中断,停了一会,听见萧重说;“也好,你跟我去历练历练,你年纪也不小了,我像你这么大时,跟你皇祖父出征打仗,只有经过战场磨砺,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男人。”
第122章
东院里,曹凤琴不满, 跟儿子萧节发牢骚, “对敌打仗时,你父王想起还有你这个儿子, 你是我生的,我只有你这一个儿子, 万一有什么闪失,我还活不活了, 他考虑过我吗?我不同意你去,我去找你父王。”
曹凤琴自从嫁入王府, 在萧重面前殷勤小意,讨好萧重, 现在看开了, 她再怎么做,也打动不了萧重那颗冷硬的心,她年老朱黄, 就萧节这一个指望, 她不能让儿子去京城皇家危险之地, 她当年从那里出来的,难道还不知道天家没有亲情, 嗜血杀戮,父子反目, 兄弟相残。
说罢, 她要往外走, 身后萧节漫不经心的声音,“母亲,是儿子跟父王说要跟着去的?”
曹凤琴走回来,急赤白脸责备道:“节儿,你疯了吗?你跟你父王出生入死,有何好处?赢了,你父王登上九五之尊,也是便宜了正殿哪位,战场上真刀真枪,不是闹着玩的,冯匡老奸巨猾,豫州军如狼似虎,你要我整日提心吊胆,这不是要我的命吗?”
曹侧妃说了一席话,萧节不以为然的表情,“母亲,我自有分寸,你不用担心,自古打仗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,不管父王待我如何,我都是他唯一的儿子。”
“这话你应当在你父王面前说去,他萧重对我母子无情无义,你倒是一点不记恨。
曹凤琴知道拦不住,萧重面前,没有她说话的资格,儿子大了也不听她的,无奈,心不甘情不愿地吩咐丫鬟给小王爷准备出远门带的衣裳鞋袜。
西南大军束兵秣马,粮草齐备,明日早出征。
信王府一间殿里,宫灯灯罩里烛火跳动着,暗影里有两个人,萧节手执着琉璃杯,透明的琉璃里浓稠深红的酒水,像人的血,他手指上祖母绿扳指闪着幽光,一反往日的懒散腔调,阴冷的声音,像来自地底深处,“都安排好了?”
“安排好了,西南军队里安插了我们的人,已经歇伏太久了,就等这一日跟着小王爷建功立业。”
一个嗓音有点古怪的弓着背的中年男人,脸隐在灯影里。
“没我命令,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,不许打草惊蛇。”
“是,小王爷。”对面的男人尾音拉长。
萧节抿了一口酒,琉璃杯里深红的液体映着他血色极淡的脸,显得越发苍白,
任何人第一眼看上去,这位小王爷身体羸弱,跟柔弱书生、药罐子、病秧子之类的联系在一起。
“小王爷,这个新王妃不得不防,小王爷在她身上吃过亏,该知道她的厉害,王爷真有眼光。”
那人说话慢,心思细,提醒萧节。
萧节把酒杯放在桌上,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指,修剪得整齐干净,五指扣在红木桌上,“她留在西南,碍不着我们的事,先不急着对付她,别因小失大。”
“小王爷,对王妃不能掉以轻心,早点解决了,小王爷方可安心。”
对面弓腰的男人阴狠地说。
“我知道,我已安排好,一有机会,便下手除掉她,以绝后患。”
只有对面这个男人看到小王爷萧节卸下伪装的真面目。
筹谋这等掉脑袋的大事,他还有点不放心,“这些人身家性命都压在小王爷身上,誓死效忠。”
萧节是信王唯一的儿子,是跟随萧节的人愿意把赌注压在他身上的原因。
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,我不会亏待他们的。”
“小王爷,我回去了。”那个暗影里的人嗓音低略沙哑。
“你回去吧,别让他起疑心,功败垂成。”
那个人退出去,弓着腰,走路没有一点声响,这也是常年侍候人养成的习惯。
萧节望着殿上瑞兽三足铜香炉里飘出的袅袅白烟,烛火映着他的脸忽明忽暗,他轻轻抬起放在桌上的手。
一个青衣侍女走过来端着酒壶,往琉璃杯里倒酒,猛然看见桌面木头陷入深深五个指印子,不觉惊骇。
西南夜短昼长,天亮得早,天边刚放亮,萧重率领西南大军开拔,魏昭站在城墙上,看着西南大军黑压压的,络绎不绝,军容整齐,这一支二十万大军的队伍经过,没有一点喧哗,训练有素。
不觉心想,信王萧重平素修身养性,暗地里不知道准备了多少年,才能做到训练出这样一只军纪严明,拉出来直接就能上战场的军队。
信王萧重一走,府里只剩下女眷,内宅现在除了正妃魏昭,侧妃曹氏、卫氏、姬妾离夫人、冷夫人,偌大的王府,倒也清净。
魏昭白日依然教导安平郡主读书,魏昭跟萧怀滢关系拉近了不少,萧怀滢从前唤魏先生,现在自然地改口称母亲。
萧怀滢趴在桌上练大字,写了几个字,甩甩手腕,“母亲,我以后的字能练成母亲那样的字吗?”
魏昭含笑说;“郡主的字要有自己的风格,郡主聪慧,资质好,将来一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”
魏昭听见她叫母亲,不由想起步子初,师傅派人送来一封信,信里对步子初大加赞扬,聪明绝顶,悟性极高,闲云道长信里还说步子初比自己当年强多了,步子初稳重,有乃父之风,步子初勤奋爱学,听话懂事,总之,师傅对这个弟子相当满意,言辞中,她小时候淘气精灵古怪,令师傅头疼,越发衬托步子初这个弟子乖觉懂事,魏昭想,当年师傅教导自己,煞费苦心。
萧怀滢抬头,看见魏昭唇角翘起,问;“母亲想起什么好笑的事吗?”
魏昭摸摸她的头,“母亲小时候可没有你乖,母亲想起你一个小哥哥,叫步子初,是母亲的义子。”
“那母亲何时把他接来,我一直都盼着有个哥哥姐姐、弟弟妹妹,我大哥对我这个妹妹不亲近,他不喜欢我。”
萧怀滢的大哥指着是萧节,魏昭随口安慰她,“你们是亲兄妹,他怎么能不喜欢你,你大哥是男孩子,喜欢你不愿意表达。”
魏昭想起萧节那张脸,淡漠的,高深莫测,也许生长在皇家,过早成熟,萧怀滢跟着卫侧妃,潜移默化影响,善良胆小,品行端方。
“他是不喜欢我,我小时候去他的屋子,动了他的东西,他朝我发火,再说他经常出府,我很少见到他。”
萧怀滢贵为郡主,平常挺孤单的,魏昭怜惜她。
魏昭抽出夹在书页里师傅的书信,师傅书信里只字未提徐曜,思忖,徐曜离开毓秀山云霞观了。
西南进入雨季,魏昭透过敞开的窗扇,看见雨点打在窗下芭蕉叶上,滚落在青石砖地上,溅起水花。
思绪漫无边际,萧重走了二十多日,快到京城了,是不是跟豫军开战了,西南偏远,山重水复,消息闭塞。
小雨从傍晚时分开始下,天黑后,雨也没停歇。
魏昭坐在廊檐下美人靠上,望着屋檐下形成的雨帘,西南的雨季,屋里室外潮湿,晾晒的衣衫都不干,摸着潮潮的,她想北地这个季节少雨,天空晴朗,屋里干燥,很怀念天空高远,风清月明的家乡。
缠绵的小雨淅淅沥沥,二更天方停歇,寝殿里,玉花和几个侍女把重重帷幔落下,宫灯熄了。
由于雨天,魏昭睡得很沉,三更天,王府一片黑暗,寂静无声,王府里的人都睡着了。
只有王府夜间巡视的侍卫,举着灯笼,一闪一闪亮光,脚步声传出很远。
这样寻常的夜里,有几条人影利落地翻过王府高墙,躲过王爷上夜的家人,和来回巡视的侍卫。
没有一点声息摸到正殿,一身夜行黑衣高大峻拔的身影,来到魏昭睡着的床前。
看眼纱帐里睡着的人,伸手撩开纱帐,突然,数道寒光袭来,黑衣人早有防备,探手夹住扑面而来的五根毒针,又几道银光闪过,黑衣人把五根银针抓在手里,魏昭出手之快,除了他没人能接住魏昭连发十根毒针。
黑衣人如果不是早有防备,十根毒针不能轻易躲过,如果被一根银针射中,银针都是喂了剧毒,命休矣!
几乎在第二次射出银针的同时,帐子里的人灵巧地翻身而起,伸手摸枕头下的短刀。
黑衣人的身手更快,在魏昭抓住短刀时,点了她身上的穴道,点了她的哑穴。